
![]() |
高分子材料 链状结构
利用除油树脂材料的亲油疏水性从含油废水中分离乳化油分子和溶解油分子,并自行进行“破乳”、“捕捉”、“富集”,及时将水中油分子拦截收集在树脂材料表面上。
高分子材料 链状结构
二、催化氧化单元
COD催化氧化填料
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COD废水
·利用催化氧化填料中的Fe、Mn、Cu等元素与H2O2反应生成的·OH来降解COD。
·填料中含镧(La)、铈(Ce)、钍(Th)等稀土元素,增加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填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属于多元催化反应。
优势
·效率高:反应速度快、药品利用完全,填料无损耗,可重复使用。COD去除率高达60-70%
·空间省:相较于传统生物处理构筑物,设备体积小。便于既有处理设施的改造增设。
·易维护:无污泥产生,避免二次污染。
结构特点
催化氧化填料为多孔结构,表面有大量空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为反应提供充足场所。
种类
铁填料、锰填料及活性炭催化氧化填料。
三、COD树脂单元
COD吸附树脂适用于低浓度COD废水,可将COD降至20mg/L以下。
COD吸附树脂设备占地面积小,污水处理设备的新设、既有设备改造均可使用。
本公司COD树脂自研发问世以来,已高效解决客户COD难达标排放的难题,深受一致好评。
材料
COD吸附树脂是一种新型大孔合成材料,打破了COD易使一般阴树脂(苯乙烯型)“中毒”的误区。树脂比表面积大,对COD具有极大的吸附截留作用。
作用机理
孔径吸附及电荷吸附。
使用
COD吸附树脂在通水运行过程中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后,对其进行再生处理。
再生后的树脂恢复吸附特性,能再次投入使用。
COD树脂单元的再生废液重新返回至催化氧化单元进行处理。
配置
多种COD吸附树脂,根据不同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进行选择组合。
COD催化氧化填料现场中试案例
1、深圳某拉链五金制造工厂 |
| ||||||||||||||||||||||||||||||||||
该厂的印染废水的COD高达3000,按2:1投加双氧水,用FC2402填料进行24H的曝气, 对比COD。 试验数据(单位:mg/L)
2、重庆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切削液 处理液 在FC2402、双氧水的曝气作用下进行催化氧化试验,试验曝气时间为24H。 试验数据(单位:mg/L)
|
COD树脂现场中试案例
1、深圳某拉链五金制造工厂 |
|
该厂的RO设备的浓水的COD在150-300mg/L之间,其水处理原有的生化处理装置对该RO浓水的COD的去除基本没作用。中试采用#103吸附剂和#003吸附剂串联的方式处理此RO浓水。
解决方案:采用#103吸附剂和#003吸附剂串联处理RO浓水。
试验数据:
深圳某拉链五金制造工厂COD吸附剂试验数据 单位:mg/L | |||||||
通水量 BV |
RO浓水 |
#103 |
#003 |
通水量 BV |
RO浓水 |
#103 |
#003 |
8 |
108 |
|
|
168 |
151 |
|
|
20 |
|
47 |
18 |
176 |
|
87 |
25 |
32 |
144 |
|
|
196 |
167 |
|
|
40 |
|
82 |
19 |
212 |
|
86 |
27 |
56 |
|
85 |
29 |
224 |
195 |
|
|
60 |
150 |
|
|
232 |
|
85 |
26 |
76 |
|
86 |
30 |
252 |
213 |
|
|
96 |
179 |
|
|
268 |
|
82 |
29 |
108 |
|
87 |
24 |
280 |
146 |
|
|
124 |
|
83 |
21 |
288 |
|
72 |
28 |
128 |
150 |
|
|
308 |
132 |
|
|
144 |
|
80 |
25 |
320 |
|
69 |
28 |
结论分析:#103吸附剂和#003吸附剂处理RO浓水,在进水COD浓度在150-250mg/L之间时,最终#003吸附剂的出水COD浓度均小于50mg/L,达到最新环保标准。
2、东莞某PCB电路板制造公司
该厂的废水经物化和生化处理后,最终排放出水的COD仍在80左右,无法满足排放水COD浓度小于等于50mg/L的标准。采用三种COD高分子吸附剂串联的做法,对其最终排放水进行中试。
解决方案:采用#402吸附剂、#103吸附剂和#003吸附剂三塔串联处理该厂的放流水。
试验数据:
东莞某PCB电路板制造公司COD吸附剂试验数据 单位:mg/L | ||||
通水量 BV |
放流水 |
#402 |
#103 |
#003 |
40 |
69.4 |
59.8 |
45.4 |
44.2 |
72 |
59.2 |
47.7 |
40 |
27.9 |
116 |
72.6 |
35.5 |
30.1 |
19.8 |
148 |
57.6 |
38.7 |
29.6 |
26.2 |
192 |
51.8 |
36.4 |
25 |
23 |
216 |
69.4 |
49.6 |
48 |
38 |
264 |
70.1 |
41.4 |
37.4 |
29.4 |
288 |
62.7 |
39.2 |
37.1 |
22.7 |
362 |
73 |
44.2 |
34.5 |
18.6 |
352 |
74 |
47 |
45 |
26 |
384 |
61 |
38 |
31 |
27 |

结论分析:#402吸附剂、#103吸附剂和#003吸附剂串联处理其最终排放水,出水COD≤50mg/L,达到东莞最新COD排放要求。
3、无锡某PCB电路板制造公司
该厂的废水经物化和生化处理后,最终排放出水的COD仍在70左右,无法满足排放水COD浓度小于等于50mg/L的标准。采用二种COD高分子吸附剂串联的做法,对其最终排放水进行中试。
解决方案:采用#103吸附剂和#003吸附剂二塔串联处理该厂的最终排放水。
试验数据:
无锡某PCB电路板制造公司COD吸附剂试验数据 单位:mg/L | |||||||
通水量 BV |
沉降出水 |
#103 |
#003 |
通水量 BV |
沉降出水 |
#103 |
#003 |
16 |
53 |
33 |
5 |
380 |
112 |
60 |
30 |
24 |
51 |
19 |
4 |
452 |
109 |
15 |
2 |
88 |
39 |
25 |
10 |
484 |
79 |
29 |
3 |
168 |
70 |
39 |
14 |
512 |
20 |
13 |
1 |
240 |
104 |
37 |
7 |
556 |
36 |
14 |
1 |
320 |
106 |
38 |
14 |
636 |
38 |
15 |
13 |
结论分析:该PCB电路板公司的生化沉降槽出水原水COD一直在70mg/L左右波动,再用两种高分子吸附剂串联的中试方案后,出水COD≤20mg/L,完全满足排放口COD≤50mg/L的环保标准。
4、湖北某制药企业
该企业的废水主要有制药废水和材料合成废水组成,原处理工艺是物化+生化处理,目前的,生化效果不佳是出水COD可以达到800mg/L左右。
解决方案:采用#402吸附剂、#103吸附剂和#003吸附剂三塔串联处理该厂的二沉出水。
试验数据:
二沉出水 |
#402吸附剂 |
#103吸附剂 |
#003吸附剂 | |
第一组 |
674 |
478 |
320 |
115 |
第二组 |
758 |
597 |
381 |
80 |

结论分析:该药企生化二沉池出水的COD在500-800mg/L波动,用三种高分子吸附剂串联的中试方案后,出水COD≤150mg/L。